高考政治常见考点

高考政治常见考点

1、公司的含义、形式、组织机构、特点分别是什么?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监督机构(监事会)

公司的特点: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科学管理结构。

2、

3、企业兼并、企业破产

含义 作用

兼并 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 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破产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和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其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4、就业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5、我国面临的严峻的就业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

原因: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通。

对策: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劳动者个人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6、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1、什么是储蓄存款?储蓄存款的主要机构有哪些?

储蓄存款: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主要机构: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2、什么是利息?它是如何计算的?

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它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它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现行利息税5%。)

3、商业银行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业务?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部分。

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营利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4、什么是股票?股票的生命力何在?股票投资收入来源于哪些方面?建立股票市场有何意义?

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

生命力:流通性。

投资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意义:股票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债券的含义及我国债券是如何分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的性质:债务凭证。

债券的类型:

区别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发行主体 国家(各级政府) 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 公司(企业)

风险情况 风险最小风险比政府债券高,比公司债券低 风险最大

收益情况 收益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它债券收益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 收益最高

流通情况最强较强最低

6、商业保险的种类和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保险是以“风险”为投资对象的一种投资方式。不仅体现保障功能,还显示出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它可分为两类: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等。

保险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

投资

方式 特点 收益 风险

储蓄

便捷的投资方式。 可以获得利息。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收益最低。 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风险最低。存在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债券

稳健的投资方式。 可以获得利息。其中国债的收益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风险高于储蓄。

股票 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方式。 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以及购买股票的差价。收益不稳定。 风险较高。

商业保险

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 保险事故没有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赔付的保险赔偿金就是投保人的投资回报。 本身就是针对风险的投资。

这几种投资方式都是能够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3、在我国主要有哪几种分配方式?


4、效率与公平(1)公平含义: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5、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合理,则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收入分配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共同富裕。平均主义抹杀人们的贡献,其本质是不公平。两极分化指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且不断拉大,它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积极性,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6、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国的分配原则)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坚持效率优先是因为: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效率优先符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率优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效率优先,才能调动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坚持兼顾公平是因为: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兼顾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

6、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要求

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

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1、国家财政收入的含义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来源?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来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基础性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3、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有:经济建设支出(重点是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是占首位的财政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债务支出。

4、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

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财政收支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

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第九课、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税收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2、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我国的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大类。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属于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3、增值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

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4、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5、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什么?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判断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注意: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即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6、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在经济生活中有哪些违反税法的行为?

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违法行为:偷税;欠税(纳税期限);骗税(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税);抗税(用暴力或威胁)

7、公民怎样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

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3、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市场交易原则?

自愿(违反:强买强卖、搭售);平等;公平(违反:缺斤短两等);诚实守信

4、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5、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弊端)?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宏观调控实施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分别是什么?

原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计划;法律手段;(立法和司法活动);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领域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什么?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它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有哪些?它的实质是什么?

利: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电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它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它会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是: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4、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有哪些?发展中确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世贸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成立。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道,对当代世界贸易和金融活动进行着广泛的调节,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

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议,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入世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6、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走出去: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xuemeng.net/fx/1694.html